近日,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MPAcc教指委)公布了2024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优秀学位论文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结果,河北工业大学1篇研究生论文获评“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篇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库”。
由孟祥群教授悉心指导、MPAcc研究生王田美撰写的学位论文《雅戈尔和翰宇药业权益性投资“小升小降”利润操纵问题研究》,凭借深入的研究分析与扎实的学术功底,从众多学位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会计专硕优秀学位论文(全国仅28篇入选)。
该论文选择了小幅度购入股权的雅戈尔及小幅度出售股权的翰宇药业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两家企业权益性投资“小升小降”利润操纵行为进行识别和检验,分析该行为的短期市场反应及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总结两家企业权益性投资“小升小降”利润操纵现象的特征,并提出“小升小降”利润操纵行为防范对策及建议。论文理论上丰富了权益性投资“跨越重大经济界限”的案例研究成果,实践上有助于规范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行为、提高投资者辨识能力以及促进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
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许楠指导的《从“大起大落”到“归于平淡”——科华生物对天隆公司特殊并购交易的合并财务报表》、宫兴国教授指导的《天津数据资产质押第一例——临港控股开拓质押融资新航路》和《“债劫难逃”还是“化险为夷”?——华南城逆向混改纾困记》、牟玲玲教授指导的《“金流如泉”还是“隐患如渊”?——吉比特“清仓式”分红之谜》四篇案例入选2024年全国MPAcc优秀教学案例库(全国仅201篇入选)。
《从“大起大落”到“归于平淡”——科华生物对天隆公司特殊并购交易的合并财务报表》描述了科华生物分别通过分步并购以及母公司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两大步交易对天隆公司的并购事件,旨在帮助MPAcc学生掌握“通过追加投资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方实施控制”和“一揽子交易”,以及“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这几种特殊交易形式及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引导学生讨论科华生物在并购天隆公司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分别对母公司个别报表以及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并启发学生思考企业在实施并购的过程中应如何降低并购事件给合并财务报表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本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风险意识和职业判断能力。
《天津数据资产质押第一例——临港控股开拓质押融资新航路》选取了2024年初天津临港控股利用数据资产成功塑造新型质押的这一标志性事件,详细分析天津临港控股构建并质押了“天津临港保税区临港区域通信管线运营数据”和“临港港务集团智脑数字人”两项数据资产,生动地解释了临港控股提炼数据资产的缘由,并详细阐述了其进行数据资产确权、评估、质押等一系列挖掘数据资产价值的活动。作为天津市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第一例,案例的开发对于我国数字型企业开发、使用数据资源,实现数据资源资产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债劫难逃”还是“化险为夷”?——华南城逆向混改纾困记》以华南城爆发债务危机为切入点,回顾了其从创立到崛起的发展历程,详细地再现了利用杠杆快速扩张的华南城,遭遇房地产经济下行情况下深陷债务泥潭的全过程,分析解构了华南城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的一系列自救措施,重点分析了在2022年,华南城因其庞大的负债规模以及多笔即将到期的美元债和国内债券,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华南城及时采取逆向混改进行纾困,通过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增强企业财务实力,从而化解了债务危机。
《“金流如泉”还是“隐患如渊”?——吉比特“清仓式”分红之谜》聚焦吉比特“清仓式”分红现象,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吉比特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领军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实行巨额现金分红政策而闻名。本案例以时间顺序,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吉比特从创立之初,到鼎盛时期再到吉比特业绩下滑期间的高额分红政策。案例设置了多个思考题层层递进,通过探讨吉比特分红的财务支撑、潜在动机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股利政策选择、股东利益权衡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促进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经济管理学院将利用这次获奖的契机,进一步完善“课程为本、案例为脉、实践为源、自我提升”的专硕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真题、真做、真用”的“三真”行动计划,致力于培育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为我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图文/朱天宇 周圣哲
审核/赵 钊